參考沿著菊島旅行,我們在第一天上午騎機車遊馬公市區
行程如下:
澎湖開拓館日治時期縣長官邸(結果第一站就遇到開拓館因更換展覽而休館,小衰) ──
四眼井700年澎湖老古井 ── 品嚐中藥燉煮的乾益堂藥膳蛋,欣賞百年老藥房 ──
中央街台灣第一街(澎湖老旅社:中央旅社、澎湖第一印刷廠、摸乳巷) ──
施公祠聽施瑯戰功故事 ── 萬軍井遙想當年清朝與明鄭的決戰 ──
開臺澎湖天后宮金面媽祖,華美木雕,台灣最古老的石碑 ──
馬公老郵局日本幕府將軍戰帽建築 ── 馬公商港旅遊服務中心暨澎湖警察文物館 ──
中國最後一座古城:媽宮城順承門 ── 眷村看張雨生、潘安邦 ── 菊島之星
四眼井其實只是一個井,並非四個井,只是安有水泥蓋鑿開四個孔,特異之處在於終年湧出泉水,
甯甯玩提水開心的不得了~
這個蛋滷的不夠久,不合甯媽胃口,覺得普普,20元/顆,挺貴的,
網友說豆干比較好吃,但是曾媽媽忘了買
中央街的建築果然古色古香,甯媽覺得這裡有點像九份,卻又比九份多了點懷舊味道,
商店也比較有特色
抱著小牛的甯媽走不久,只好坐下休息,懶惰甯所幸也跟著偷懶。
瞧甯甯那張吃冰的愉快嘴臉,跟小牛的病容真是強烈的對比~
這個施公祠相當小,若不注意一下就會晃過去,更奇怪的是現在是有人居住的民家
這塊石碑寫的是萬軍井與施琅的關係,據說是當時施琅千萬兵馬的飲水井
天后宮,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,來澎湖三天,發現澎湖最多的建築就是廟,
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10座廟吧! 再來就是學校,每天至少看到5間以上~ 密集程度超過台灣
在這兒曾爸曾媽買了他們相當喜愛的澎湖楊梅,吃起來像水梨一樣多汁,但是沒有味道,
還有點澀,甯甯吃了一口就退避三舍,老人家喜歡的就是跟我們不一樣~
澎湖老郵局,卻有著中華電信標誌,真怪~ 是日本政府在1924年打造的,現改名為澎湖郵電局
馬公商港旅遊服務中心暨澎湖警察文物館,本想進去看頗具歷史價值的警察文物:舊式警察制服、
各式警察配件、手搖式警用電話、舊式總機、手搖式防空警報器、打字機等,結果又遇到休館,
理由是館員去受訓,實在有點蝦,在本島應該不可能有這種事吧!!
媽宮城為中國所建的最後一座城牆式防禦型古城,原有城門六座,
分別為東、西、南、北、小西、小東等六個門,日據時期進行都市擴建,
媽宮古城牆一一拆卸填海造地或做為港口海堤的石料,順承門與大西門成為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遺址。
爬上城門可以眺望海景,視野很寬闊
小牛在此時,感覺整個精神很好,胃口大開,喝了超多的仙人掌汁,整個牛嘴洪咚咚,
誰知是假象,30分鐘後在機車上全吐了出來,搞的甯媽一身狼狽,一褲子黏稠的紅色穢物
城門外的成串貓風鈴
澎湖眷村文化園區,就在順承門旁,為8篤行十村,建於日據時期,當時做為砲兵大隊的宿舍,
後改建為眷村,張雨生和潘安邦外婆都是在這兒居住長大
張雨生紀念館,對於他,甯媽沒太多記憶,我那個時代的偶像是王傑!!
潘安邦的家,在現場有播放他的歌,是曾爸曾媽年代的民歌,還不錯聽~
菊島之星位在馬公第二港口,是漁會花了一億兩千萬打造的三層樓仿船型建築的新漁產直銷中心,
現代感十足的船身建築,加上流線型的船頭大門開口,讓菊島之星這艘大船變成新的觀光地標
一樓主要是賣些特產和手工藝品,二樓是餐廳,三樓有真實的舵盤、衛星定位儀、經緯儀、聲納等等
設施讓遊客自由拍照參觀,可惜那時下了點小雨,甯媽就沒上去三樓露天船頭眺望馬公市容以及南海的海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