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五結鄉二結火車站旁的「二結穀倉」,興建於民國16年,已列為三級古蹟,80年歷史的儲米、
碾米設備仍保留完整,將製米的文化、過程、器具,予以再現及介紹。
開放時間:每週二~週日 am8:30~pm5:30
地址:宜蘭縣五結鄉三興村復興中路22號 電話:(03)9600277
每日有三場導覽(1030、1500、1600),酌收50元清潔費,可抵餐飲消費
門口的兩個木頭人像是在低腰歡迎你的到來~
早期收割時的取稻穀機
這個忘了是啥,風穀機?
稻穀儲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除了要防蟲害、老鼠偷吃,還要預防過熱而變質,所以設計出來的穀倉
是一棟會呼吸的建築,總共有三層,1F的儲穀倉要墊高,防潮濕,還要用竹子做通氣孔,最高的太子樓
設有氣孔窗為熱氣排風口。
首先映入眼簾是長串的通道,這穀倉的地板上方鋪著透明板,讓人一眼就看見當時稻穀的運作方式,
每個小房間都是儲穀倉=倉槽,這間穀倉共有十間倉槽,現在每間都展示一個主題
這間是在展示透氣竹架(長長的那兩條)
還有展示稻穀聚積為何會產熱、米的故事、穀倉建築構造、米的圖書館、傳統米食典故.....等,
最有趣的是這間米槽,玩米字遊戲,超多字是甯媽沒看過的
上了二樓,最早二樓都是用來存放稻穀的地方,牆上都標有刻度,這樣就能知道稻穀的的數量,
再從一樓洞口中,取出稻穀。不過現在二樓放了一些,製米的相關器具。
這個像是嬰兒床的東西,應該是以前運送稻穀的工具吧!
二結穀倉後頭有兩個火車廂,分別是餐廳的廚房及洗手間,
這裡的餐點是要提早預訂,是可無限量供應五農米飯的套餐,網路評價來不賴,有空再來嘗鮮一下!
還有一堆可愛的木頭人
二結火車站和穀倉分別位於鐵軌的兩側,但彼此並無相通,在穀倉透過圍欄的縫隙,火車牛還是興奮得很!!
接下來行程就是去羅東林業園區,甯甯家來過多次,就不介紹了,請自行看圖說故事,謝謝!
林場肉羹,便宜又大碗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