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津半島舊稱「旗後半島」,是高雄最早的發祥地,也是高雄人心中的一塊寶地,位於高雄港西側,
為一海外沙洲,長約11公里、寬約 200 公尺。這是甯媽第二次來旗津,記得初次來旗津,是過年塞車
走過港隧道來這兒吃百元海鮮料理,這次則是從真愛碼頭搭渡輪($40,15分鐘)來旗津渡船頭,
再租親子車($150/不限時間)探訪旗津古蹟~
旗津主要分為3區,古蹟及旅遊景多在旗后、大汕頭地區,甯甯家的單車之旅也只逛了這兩區
通往旗津燈塔的道路,隱身在旗津老街的巷弄內,依著地圖,跟著人群,很快就能找到位置,
指標指著往左是旗津砲台、往右則是旗津燈塔囉!(兩邊是相通的)
坡道相當陡斜,只能步行,不能騎單車或機車上去~
一路上有觀景台可以眺望整個高雄港邊
位於旗后山頂上的旗津燈塔,建於西元1883年,是台灣本島上的第二座燈塔(第一座為屏東鵝鑾鼻燈塔)。
1918年整修過後,塔身為磚造八角形白色建築,黑色圓形頂,高15.2公尺。
開放時間:上午九時到下午四時三十分。
交通指南:1、31、50路公車到渡船頭轉搭渡輪至旗津,再自旗津渡船口往北依指標走 約二十分鐘後可達。
純白色的建築,不刻意修飾的隨性,真能感受到這裡海洋又帶點地中海的風味,
可惜少了藍天相映,讓照片失色不少~
燈塔內有相關的模型和照片展示
小牛發現跟他一樣矮的樹,高興的說要合照~
再繼續往前走,就到了旗後砲台
清朝沈葆禎對抗日軍,派人修築旗後與雄鎮北門兩座砲台。「旗後砲台」位於旗津區旗后山,
為國家二級古蹟,建材以鐵、水泥及紅磚為主要建材,是一座威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砲台,其
砲台所有建築均深具特色
旗後砲臺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,雖屬西式砲臺,兵房位於北區,指揮所位於中區,南區則設有大砲四座,
在進入砲台後的下方有個排水孔,早期還有人誤以為是貓洞
這個網誌寫砲台寫得非常專業,有興趣看大砲如何放置的,可以點入參閱~
接著,依著單車群走,馬上就騎到旗津海水浴場,這裡的沙是黑色的
跟招牌螃蟹照一張,就沿著旗津環島踩風自行車道,探訪海岸公園
因為騎單車勞動的是大人,所以遇到遊樂設施還是得讓小人下車放風一下
這是貝殼館,蓋得很漂亮,但應該是荒廢了....未開放
只好帶小人去看怪手整理海岸
旗津勞動女性紀念公園
據說是有一艘由旗津中洲開往高雄的民航渡輪翻覆,當時罹難的25位女性皆為住在中洲的未婚女性,
大多數為正前往加工區上班,罹難者的家屬便將她們合葬於「二十五淑女公墓」。
後來高雄市政府將二十五淑女公墓正式更名為「旗津勞動女性紀念公園」,提升該景點的正面意義,
並使企業主更為重視勞工安全、記取教訓,避免再有不幸的工安意外發生。
在路上,我們還看到騎警隊在巡邏,跟新北市八里的騎警隊一樣英姿颯爽,很有觀光效益
旗津風車公園
公園裡設置七座三葉式風車,造型獨特,十分醒目。每天這些風車利用風力發電所產生的能源足夠供應
公園裡的照明約四個半小時。公園中風勢很大,適合放風箏。另外園區內還有海洋生物的拼貼創作,
造型生動有趣,在大型風車前還設置觀海看台及表演廣場,當地許多藝文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辦。
因為怕鐵腿加上天色漸暗,所以甯甯家在旗津風車公園這折返,探訪高雄地區最古老的建築
~「旗津天后宮」,創建於康熙30年(1691),主祀媽祖,其祭典是每年的農曆3月23日。
洪爸爸規畫的旅遊向來只有強健體魄沒有美食饗宴,所以甯甯家在老街看來看去都不知道要吃啥,
剛好有一歐巴桑跟朋友推銷來旗津一定要吃"不一樣肉羹",甯甯家就這樣誤打誤撞吃了旗津的特色美食,
味道還不錯,不過甯媽覺得那不是肉羹米粉, 應該是鹹酥雞米粉才對!!
此外,因戰力不足,也只在"大碗冰"吃小碗冰~~
甯媽還蠻推薦這個單車遊旗津的行程~
路線:渡船頭→旗後燈塔→旗後砲台→旗津海水浴場→旗津海岸公園→望海丘→旗津風車公園→旗津漁港→
海洋館→勞動女性紀念公園→中洲路→旗津天后宮→渡船頭
建議:路況多屬平坦路段、騎乘時舒適度適中,沿途除了可以將旗津海岸景緻盡收眼底,同時還可以輕鬆拜訪
旗津最精華的區域,此路段適合一般大眾攜家帶眷在此騎車及紓解壓力。
私房步道推薦:"旗後砲台"可以額外前往(古隧道、星空隧道)兩個景點,"旗津風車公園"可以額外前往
(多媒體科技下水道系統展示館、景觀海堤、第二港口信號台)三個景點。
1.船票費用:公家渡輪船票每人15元,持旗津卡者免費,單車可免費上船,航行時間大約7分鐘。
2.租車資訊:鄰近「旗津自行車踩風大道」附近,位於『旗津海岸公園』門口的旗津三路上,以及"高雄市公共
腳踏車各處租賃點"都可以租借單車。
資料來源:http://guide.easytravel.com.tw/scenic.aspx?CityID=19&AreaID=256&PlaceID=2785
留言列表